老子第二十二章:「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是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全篇的核心意義。但是不爭不是什麼都不爭,就像老子說的:「無為而無不為」是一樣的,是一種以謙卑的心,以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和天、地、人都圓滿和諧共存的信念,來逹到天、地、人、我的共贏。


 


有人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用在婚姻也可以。眾看倌您看,這夫字原本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一個沒有意義的發語詞,全句就是唯不爭,就是;只要不爭。所以老子也暗示:丈夫就做個家裡的figure head(唯唯諾諾者)就好了,就像文言文那個純為文章讀來通暢而沒有作用的發語詞一樣,當個無用之用即可,啥也別去爭。其實呢?老公什麼都讓著老婆,最後的大贏家還是自己。因為老婆到最後只好揣摸你的心意,因為她知道只要她表示意見你就會讓步,所以先想好你要什麼。所以您看,贏的是誰呢?所以老子高明吧!


 


不過他老人家一個人抛妻棄子騎青牛出了函谷關西去,或許他連房子也讓給老婆了,自己只好上山採靡蕪去了吧!所以還是要小心運用,岳武穆說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可見他也可能是PTT Senior Member


 


又有人說如果夫這個字不做發語詞的話,那應該還有別個解釋,那就是追女朋友的時候,你只要秀出你的條件,美好的浪漫情愫,但就是有意無意地不去和她的其他男朋友爭,你愈不爭,最後的勝利者反而是你。所以這句「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真是好用啊!不過年輕朋友,如果用了這招把女朋友給拱手送人,那可沒我的事,您找老子去吧!


 


咦?這話扯到哪兒去了呢?不是要講好山好水嗎?原來天天老人看大夥最近看新聞看的都心情看到一肚子無名火,所以在這兒開開 李耳老 先生的玩笑,好博君一燦,讓大家放鬆一下而已,現在趕緊回頭是岸,言歸正傳是也。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戰國時代,也就是二千多年前,耶穌出生前二百五十六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治理岷江,依大自然生態和人的須求二者之間求得妥協而造了都江堰,這項工程一直到今天都還屹立在岷江,仍然還在持續發揮作用,且已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之一,這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好在是在中國很內陸,否則韓國人又要說李冰是韓國人,而都江堰是韓國人造的了。)


 


為什麼都江堰可以屹立二千多年,就算它造的堅固,可是為什麼周邊的水文不因為做了一個擋水的工程而產生土石坍方呢?這就是李冰當年治水就是不和大自然爭,完全配合岷江四季流水的流量、流速、流幅想出了一個不圍壩堤,卻也能在岷江暴漲時把它的水流引到另一側,讓它好好的衝浪一番,也想出了自然工學方式可以排除砂石,在泯江稍旱時,也能把水集中引到寶瓶中來,用以灌溉成都平原。李冰固然是蒐集了幾十年的水文和當地耆老的經驗,以及自己走遍岷江上下游,才能精心設計出千古屹立,二千多年來造福蜀人的水利工程,但更重要的是,他就是領悟了不爭的哲學,不和天也不和地爭,在退無可退的地方,以自然地形配合水流。因其不爭,所以天下莫能與之爭,從而治水成功二千餘年。


 


我們的治水不同,基隆河截彎取直,然後沿河築堤,再沿堤大興抽水站,因為人要與河爭地。因為河流截彎取直,其後果是,原來一滴水下在中央山脈,大約要將近三天的時間才能出海,現在則不足廿四小時,這使得沿岸樹林和河岸蓄水調節的功能大失,形成了不是旱就是澇,不是缺水就是水災土石流。因為爭,所以上天處處都要反撲,結果爭到了什麼?


 


大橋一座一座的垮了,因為橋墩裸露,被河水淘空了。為什麼?也是因為只知造橋不知道水利工程的重要。只知道人定勝天,不知道「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道理,不懂得對大自然謙卑低下的重要。


 


我念高三的時候,心中只有理工科,對念社會組的同學多有輕視的想法,以為哲學、文學自己念念就可以了,不過是課餘讀物罷了,只有電學、力學、光學、化學、粒子科學這些才是人類最需要的。到現在才知道,沒有哲學家的修為,沒有文學家的內涵,沒有宗教家的悲天憫人,只空有科學,最終只是個工匠,成不了大器。也許一個發明,或一個工廠讓你發了財,住豪宅、開名車,可是終究只是個自了漢,只是個金錢巨人,卻是個心靈侏儒。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在我們面對大自然的時候,治水、治山、開港、造橋,在在都要想到這句話,在這樣的中心思想之下,以我們的科學及工程能力去做好不和大自然相爭的工程,造好橋,治好水,重新安置原住民部落。這樣或許我們也會造出一些二千年屹立不搖的水利工程,造出一些數百年的大橋,讓後人也來讚嘆這美麗寶島、人間的天堂。


 


 


 


老子道德經:第 二十二
【原文】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請參考老子道經二十二章,這裡解釋的很好,雖然不能完全包涵所有的深意,但已算不錯了,可參考。或許我想到的時候,會另為文自己世說新語一番,請期待。


 


都江偃治水工程


 


維基百科江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引水人天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