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影子


 


 


 


大 陸中文 教授于丹成名的很快,在盛名的影响下,我在世貿書展中買了一本她寫的"于丹論莊子"。如果是從來沒有看過莊子的人來看這本書,可能會覺得很新奇很有創意,可是如果熟讀莊子的人,或者對莊子略有認識的人,都會感覺到整本書好像是在報紙上寫專欄的味道,不能說華而不實,但就是對不上味,就這裡提一下,那裡引一下,然後也就寫完了,如果整本書說是于丹的讀書心得,可能比較適合些。可是再想想,現今社會也沒有幾個人在看莊子了,如果能夠經由她的引導而讓普羅大眾對莊子產生興趣,從而去研究莊子,那也是一大貢獻了。


雖然這本書我只花了十幾分鐘就看完了,可是她的開場白我覺得舖陳的不錯。她寫道,她去爬泰山,當大家都從前山爬上之後,她再利用時間,自己一個人從泰山後山爬上去。她說,孔孟是泰山的前山大路,而莊子則是爬泰山的後山小路,在登山中,莊子提供給我們一個不同風貎的路程。因為我去過泰山三次,也爬過一次,所以這個譬喻看來格外親切,也覺得十分的生動。


 


莊子一直要告訴我們,人生一切要自自然然地,心如清水,如明鏡,清水不停地流,但始終保持平靜清澈,因為不停地流,所以不呆滯不拘泥但也不起波瀾;明鏡不事先盼望什麼,事後也不留下任何影子,所謂不將不迎,只映照當下,兩者都是一種空明而不呆滯的心靈層次。所以這樣的人生是清清楚楚地,是輕輕鬆鬆地,但是心中永遠是平靜地,不期待什麼,也不留戀什麼。


 


莊子在齊物論和寓言這兩篇中都提到了人生不必總是期待什麼不必總是要等待什麼。他用影子來做主角,而用罔兩,就是影子的影子,來做配角。因為罔兩是跟著影子動的,所以罔兩當然希望早點知道影子要怎麼動要去那兒,而影子的回答也很微妙。


 


在齊物論中:


「罔兩問影子,剛才你走,現在你停,剛才你坐著,現在你站著;你怎麼這麼沒有獨立自主的個性呢?


影子回答,我是有所等待,才會這樣嗎?我所等待的又有所等待才會這樣嗎?我是不是像蛇要等著腹下的鱗皮來推我前進,還是像蟬要等雙翼來載我飛走呢?我怎麼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又怎麼知道為什麼不這樣?」


影子等人動而後再動,那麼人自己呢?你真的是完全自主嗎?你不是在等待什麼才動嗎?你真的知道你每一天的日子都是怎麼過的嗎?罔兩等影子,而影子等你,那你呢?你的一生都在等些什麼?想到這裡,會不會想不下去而覺得自己迷迷糊糊過了大半輩子了呢?


 


在寓言篇中:


「罔兩又問影子,你剛才低頭,現在抬頭,剛才束髮,現在披髮;剛才走動,現在停下;為什麼呢?


影子回答:這些都是小事,你何必問呢?我就是這樣,不知道為什麼。我,就像蟬脫的殼,蛇蛻下的皮,但它們是死的,我又不完全是死的,所以又不太像。有火光和陽光,我就出現;陰暗和黑暗時,我就消失。我真的在等人的形體嗎?還是我竟是無所等待的呢?它來,我來;它去,我去;它動,我也隨之活動;只是隨之而動,你又有什麼可問的呢?」


影子如果真要等待,除了形體,還有燈光、陽光等等,所要等的太多了,只有順其自然,無所等待,才不會徒然自求困擾。


那麼人呢?庸庸碌碌一生,辛辛苦苦奔波,我們要做一件事,要等待的太多了,要等人、等錢、等機會,最後一樣就是等死,這其中有哪一樣是我們可以掌握的呢?為什麼不盡其在我,隨緣而行呢?


命中有的,我們感恩,命中沒有的,我們已經努力過了,註定不屬於我的,也只有放手隨緣讓它去了。只有如此盡其在我,而不去苦心等待,不痴心盼望,人生才會輕鬆自在,心中才會常生歡喜。


 


莊子講的都很對,但是每當我們看到夜晚時分窗上的樹影婆娑的時候,仍然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胡適的詩:「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這思念之情在心底莫明的深處油然而生,然後溢於情外再跟著瀰漫斗室,在我心生思念的時候,我的影子在等我嗎?而影子的影子也在等著我嗎?那麼,她呢?她的影子和影子的影子呢?


 


「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人生漫漫長路,到最後必須你一個人獨行,你的身影只有在有光的時候才能陪伴你,黑暗中就連影子也沒有了,可是只要你不放棄,在黑暗中你的心中仍會燃起一把火炬,這火炬是你思念的人給你的力量,這樣,雖然天涯獨行,心中仍有溫暖。


你真的確定你的一生不是像皮影戲任人擺佈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引水人天天 的頭像
    引水人天天

    天天的部落格

    引水人天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