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散裝船靠泊7172號碼頭《之一》


 



 


重載或經減載後半載的巴拿馬極限型散裝船舶進港靠泊7172碼頭或二萬噸左右重載散裝貨輪調頭右靠73號碼頭,對新手來說都算是一種不同的操縱經驗。


 


散裝貨輪的主機馬力和總噸位比,大約是1/3,而貨櫃船則高逹1/1,甚至馬力比總噸位更大,又加上散裝貨輪比較短、肥、深,所以更加重了操縱難度。


 


做過VLCC超級油輪或是大型船舶的人都知道,要把全速航行中的重載超級油輪停下來,所須要的能量(物理上稱之為功work),據英國航海雜誌上說,足以發射一顆人造衛星。可見要把高速行進中的大型肥深的船隻給停下來是多麼不容易的事了。我曾經引領一艘巴拿馬極限型船靠泊111,吃水14.5,雖然一再請船長減速,當我在 一海浬 多上船時,膽大藝高的船長還是把船開到將近10節,上到駕駛台後,我的第一個意識就是麻煩來了。最後是先把船在79碼頭外停住,再倒回來重靠,多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所以散裝船隻餘速的控制比貨櫃船更為重要。


 


船舶在進入堤口時的速度很重要,如果船速太慢又遇上強徧流,那進港姿勢不僅難看,而且非常危險;但是如果太快,能不能在信號台前減到5節以下的速度,就成了一件麻煩事,所以速度的快慢,端視當時情況而定。船舶進入防波堤後立即減俥、停俥,通常都可以慢慢把速度減下來。而在船舶停俥淌航時,要考慮二個因素:〈1〉STOP INERTIA停俥淌航慣性力:這個可以在各種船舶出廠時的試俥記錄中找到,而且散見於各種操船書中。〈2〉保向性的不穏定:通常淌航時,操縱性會很差,往往必須動俥以增加舵效,餘速愈快,則動俥時間(elapse)須愈久,這樣一來,船的速度就更加的減不下來了。


 


〈把船舶打停STOP THE VESSEL


以載重噸七萬噸的巴拿馬極型船為例:


倒俥力量大約分別是:











FULL ASTERN 43 TONS



HALF ASTERN 24 TONS



SLOW ASTERN 15 TONS



DSLOW ASTERN 10 TONS



據此以數學公式計算,以滿載的巴拿馬極限型船為例,在餘速4節的時候,以FULL ASTERN打停,約須90秒鐘,前衝約35 2公尺 。如果加上一艘4000匹馬力拖船全速拖住,前衝約20 0公尺 ,而時間也減至約50秒。如果前後有二艘拖輪各為3200匹馬力,則效果差不多。《所以拖船是減速或讓船舶安全停下來的的重要關鍵因素之一》


 


問題就在拖船自有他們的操作習慣和規矩,通常總是要到比預期的晚一些才來就位,有時候就位以後又因為天候或船員的原因,使得帶纜不順利,甚至等到離泊位不足 四百公尺 才帶好纜繩,這時候操船的安全餘裕空間就明顯不足了,所以須要格外的注意。


 


然而拖船的拉曳,也是有其限制的,重載大船速度在六節以上時,拖船的拉曳事實上是很危險而且效果不好;同時船在有前進速度時,船艏拖船的拉曳力量因為接近PP,力臂接近於零,想要以艏拖拉住船頭的企圖會接近不可能,這些都是要在操船前先在心中打好譜,以免到時候亂了套,操船的流程變成荒腔走板的鬧劇,甚至變成了悲劇。


 


錨的備用也是重要的,在古典船藝中,錨又稱之為「POORMAN’S TUG BOAT」。以前拖船的收費頗為昂貴,小船船東可能付不起,所以稱錨是窮人的拖船。巴拿馬極限船想要以短錨把行進中的船拉停時,其力量大約等於是DEAD SLOW ASTERN.。不過在操作時,先丟出短鏈(short stay),危急時,寧可拉斷減速,也不要一下子放出去很多。


 


曾經有二次在港區靠泊Maersk九萬噸級船舶,吃水約12.5,沒有拖船協助,在碼頭前約 七百公尺 ,大船發電機跳電,全船一片漆黑,最後硬靠二個錨在碰墊前幾公尺把船給拉住了。就是在關鍵時刻,以很短的時間和船長溝通下錨操作的方式,而且船員也做的很好,才免除了重大災難。


 


除了餘速之外,由於71,72碼頭和77號碼頭間有大約30 0公尺 的不對稱,所以大船停船淌航到此處時,因為流線(stream line)的不對稱,通常船艏會偏向左邊,這時候如果船頭拖船尚未帶好,或者即使艏拖已經帶好纜繩了,但在強拉時,因PP太近而餘速又快,其作用力也是不如預期,這種情況會是蠻危險的,應特別注意。


 


關於操作靠泊這幾個碼頭的大型重載散裝貨輪,以及應急狀況的處理,個人的想法是這樣:


《1》進入防波堤時,速度不要超過八節;


《2》進入防波堤後,立即減速、停俥;


《3》雙錨要備妥做緊急應變用,而且要利用時間和船長簡單溝通下緊急錨的方式;


《4》在防波堤口到信號台之間,如果要動俥保向時,要特別注意餘速,和船舶主機能不能隨時再動俥;


《5》在船頭通過信號台之前不妨先動個小倒俥,如果倒俥不來,可以立即轉向中鋼方向,並且重行部署拖輪推頂位置,或可要求附近拖船加入支援,先求逃命為要;


《6》如果逃命不成,必須下緊急錨時,如船頭向右徧中則宜先下左錨,反之則先下右錨,並且當船頭偏向減緩時,立即再下另一側的錨。不要讓錨鏈FREE RUNNING,這樣達不到剎俥的作用,在極度吃力時,再慢慢放出,迅速再剎緊,或者就這麼拉著。造船設計上,當錨鏈過度吃力時,錨機的剎俥皮會先磨壞,錨鏈破斷力要比剎俥皮制動力大了很多,所以下短錨減速或制動船舶不見得會拉斷錨鏈,況且就算掉了二個錨,只要能減少損失,還是值得的。好像人只要先把小命保住了,就算做了太監也無所謂了,是吧!


《7》儘早帶好拖船,不過這操之在人,要自求多福;套句徐志摩的話: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8》總之不要慌亂,臨危不亂,才是航海人專業的表現。


 



REMEMBER THAT: WE ARE SEAMAN, WE ALWAYS HAVE A PLAN AND WE ALWAYS IMPROVISE TOO.


 



 


最後,希望大家平日多積功德,期望在危難時,十方羅漢都能立即馳援,救救這條平日自大又自命不凡的小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引水人天天 的頭像
    引水人天天

    天天的部落格

    引水人天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