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靖節先生的不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是多還是少?其意義為何?


轉載文匯報 2008-10-26琴台客聚專欄 http://www.wenweipo.com


黃仲鳴:尋根問柢「五斗米」


 有學生問:「陶淵明說『不為五斗米折腰』。所謂『五斗米』,究竟作何解釋?」正想告以「微薄的官俸」,但回心一想,不對呀,既然「微薄」,「劈炮」理所當然;換言之,若是「豐厚」, 陶 先生就照幹下去了?


 


 於是決不做「五 柳 先生」,忙說歸家翻書查究,再為之告。先查《漢語大詞典》,果然釋「微薄的官俸」;再查新「辭海」、《辭源》,一樣此義。不忿氣,再找一些論說陶淵明的書,皆無對此詞的解釋。日前偶閱《金庸散文》,內赫有〈談「不為五斗米折腰」〉一文,大喜。一看,卻不得要領,難令我信服。金庸引歷史學家繆鉞的見解,指南朝士大夫的食量,大概每月五斗米左右,約當今日的一市斗,所以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說「我一個人每月有五斗米也就可以飽了,何必要做縣令,逢迎這些沒有品格的小人。」金庸引申,即是「不能為了區區一飽而折腰」,並非釋作「不能為了五斗米的官俸而折腰」。


 


 至此,金庸有懷疑:如果有了高薪俸祿,陶淵明的腰就不妨一折再折了?這與我的猜想不謀而合。但事實上, 陶 先生歸隱後,朝廷再要他做官,權貴仍願與之交,他都婉拒了。這可證他非為官大官小而辭官,他確是不想「折腰」了。


 


 繼續翻書,找到一本看似是噱頭的書:《陶淵明懸案揭秘》(王定璋著,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月),封面即有一條小標題:〈「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內涵是甚麼?〉頓喜,忙翻閱。行文學術味道足,駁斥逯欽立「五斗米」即「五斗米道」的說法尤精彩。所謂「五斗米道」,指早期民間道教而言,相傳入道者須交五斗米,因以為名。陶淵明不屑於向門閥世族王凝之這個五斗米道徒卑躬屈節,所以才棄官歸隱。王定璋大不以為然,引論否定,但他最後的結論還是「微薄的官俸」。我又一次失望。


 


 繼續翻書,卒找到王素英、王懷忠寫的〈「五斗米」:微薄的薪俸?〉(刊《咬文嚼字三百篇》下卷)。此文據《晉百官表注》指出,當時的官俸是「半錢半穀」制,即錢、米各佔一半。以陶淵明所做的縣令來說,則是「月錢二千五百,米十五斛」。而一斛為十斗,一天的工資正好是五斗米和八十三文錢,而八十三文錢也是五斗米的價錢。當時,每斗合現在三斤二襾,五斗米就是現時的十六斤;將另一半錢也折合成米的話,每天合三十二斤。該文指:「這樣的工資待遇在當時來說可謂相當優厚了。」


 


 原來如此!陶淵明所棄的官職,非工資少也!這正顯出他的視富貴如浮雲。但他為何不說「十斗米」或「五斗八十三錢」呢?更不說是「日工資」呢?該文推論:「一、物價不穩,以錢折米時多時少;二、說話時正在氣頭上,所以也就顧不上說得那麼具體細緻了。」


 


 在我所看過的資料中,這一說以晉朝的官俸制來證陶淵明的「五斗米」,是最令人信服的了。


 


 


 


天天評: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有一段孟子問老師的精采對話:


 



初孟子曰。 君子所以教民。 亦仁義而已矣。 何必利。 子思曰。 仁義固所以利之也。 上不仁則下不得其所。 上不義則下樂為詐也。 此為不利大矣 故易曰。 利者義之和也。 又曰。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此皆利之大也



 


白話大意:孟子在求學初曾問他的老師子思,不是都講仁義嗎?為什麼又要說利呢?(孟子回答梁惠王的經典對答:曰仁義而已,何必曰利?)


子思回答:仁義就是要為民興利。上位的人不仁則百姓民不聊生。上位的人不義,則百姓喜歡偷機訛詐。不行仁義,對人民就大大的不利了。易經上說(乾卦之用九):義就是把天下的利益統籌分配給全天下的人,把天下利和平公平的分給天下人,就是義的極至。(利者,義之和也。)利做好了可以安民樂民,更可以追求更高的道德文化了。


 


陶淵明可以不用為五斗米折腰而獨善其身,但其子孫每下愈況,不但潦倒,而且書又沒讀好,落得因人同情而去做個勉強糊口的小文書官。這就是沒做好,利者,義之和也。


 


台灣過去八年被不仁不義的貪腐集團搞的整體價值觀扭曲,族群分裂。真的是子思說的:上不仁則下不得其所,上不義則下樂為詐也。


 


韓愈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則謂義。


這就是說,愛護所有的百姓就是仁,所有的行為都合法合宜就是義。這一句話就讓我們看到了那些不仁不義的人和黨(好笑的是,他的國安會頭頭名字還有義有仁)。也期許小馬哥做好全民之利,以安身,以崇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引水人天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