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酒


 


前幾日和同事以及朋友聚餐,有一位在二岸海事大學都擔任教授的兩岸博士同事,帶了一瓶大陸酒共飲,開瓶前大家傳閱把玩一番,同事說這酒是在河西四郡(敦煌、張掖、武威、酒泉)開二岸海事相關研討會時,會議主人送的當地好酒。


酒的名字叫:「醴酒」,從高級長官傳閱時,因為怕唸錯字所以就問:「這個字是不是唸禮?」看大夥不太肯定時,我這讀書人好為人師的毛病又犯了,於是評論了一番。


這個字是唸「禮」沒錯,但是酒精成分50%的大陸白酒取名叫「醴酒」這就有待商榷了(確和榷通用,古字用榷)。說文解字:「醴,酒一宿孰(熟)也。」漢、劉熙釋名之十二釋飲食稱:「醴,禮也,醴之一宿而成禮,有酒味而已也。」因此「醴酒」就是只釀了一天的薄酒,略有酒味而已。醴酒是為了在宴會上不論酒量好或不好的人都能盡興大碗喝酒,不然有人五十八度高樑能喝半瓶,有的人連沾都不能沾,對那些酒量淺的人硬要讓人也喝上二杯,其實是讓對方很為難、甚至是很痛苦的事,如此一來,也就不能賓主盡歡,一起享受舉杯共飲之樂了。


醴酒還有一個成語故事:「醴酒不設」,表示主人招待不周,也有表示古時候主人對食客開始怠慢,意即禮貎衰的意思。這個故事記載於漢書楚元王傳:「元王敬禮申公等,穆生不耆(嗜)酒,元王每置酒,常為穆生設醴,及王戊即位,常設,後忘設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設,王者意怠,不去楚人將鉗我於市」稱臥疾。」楚王戊沒注意穆生不能喝酒而沒在宴飲上設醴,穆生遂知王意怠矣,於是假借病而求去。用人之人,常因小小疏忽而失去人心,可見做領導人的困難,必須要一個強有力的後勤支援才能做到面面俱到。


高酒精度白酒取名為「醴酒」,我個人覺得,其實是不太妥的,而且品酒就是要發思古之幽情,這一宿之醴名在五十度酒上,就讓人有點發噱於沒學問上了。但是現今社會,就連我們的金門高樑都有稱之為「金門醴酒」的白酒,可見這和「每下愈況」、「每況愈下」一樣,用久了也就稀鬆平常無所謂了!


同事和在座的長官說:「天天真有學問呀!」學問不敢當,只是湊巧知道這故事。其實現今的博士,充其量只是「窄士」,只在窄門中讀一些文章,做一些報告,再通過同在窄門中的「博士」口試認證,就成就了博士學位,對於中國文學之不甚了了乃意料中事;就算中文相關的博士,也因為攻研專精,大多也成了中文中的「窄士」,這是社會演化的結果,沒有對或錯,只是這現象常發人省思、低頭喟嘆而已。


對了,那大陸不是醴酒的醴酒,一如其他大陸酒,香料味蓋過了酒的醇,讓我如同對其他的大陸白酒一樣,不甚恭維,還是偏愛咱們的金門高樑五十八度;大陸白酒像彩粧濃抹的電影明星,金門高樑恰似秀外慧中的素顏女子,前者的脂粉味就像古龍說的:「這種女人,你沾了她,一輩子只要閉上眼睛,都活在那脂粉味的陰影中。」這形容雖然有點不倫不類,但也有幾分意思。


下回大夥喝酒的時候,別忘了備上五十八度金門高樑給天天,更別忘了備上醴酒給視五十八度如「燒刀子」的朋友,這樣才不會因為「醴酒不設」而賓主不能盡歡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引水人天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