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4北港朝天宮媽祖盃馬拉松

 

2014北港朝天宮馬拉松02.jpg  


 

 

遠在台北就嗅到北港溪烤馬的味道了~跑友呂松霖

 

 

朝天宮紅地毯跑道的馬拉松

 

 

北港馬2  

化粧組的可愛年輕人

 

北港馬1  

永遠的馬拉松偶像 寶鳯姐

 

這一場馬拉松最特別地就是在跑最後一公里的時候,開始經過北港朝天宮,沿著大門口一直到右轉北港國中之前的大約三百公尺北港老街,跑在中山路中間的紅地毯大道,這是在路跑前一個晚上,由大腳丫路跑動員人力,以很迅速的方式舖設地毯和放置兩旁的三角錐,讓馬拉松跑者進入最後幾百公尺時,在朝天宮媽祖的庇佑之下,像是個貴賓似地跑在紅地毯上,也讓朝天宮熙來攘往地遊人們以讚嘆和欣賞的眼神看著馬拉松跑者努力不懈地奮戰了41公里後的運動精神。

 

《 馬拉松的路線 》可參考大會提供路線

 

北港馬13  

 

今年的路線和去年一樣:

北港國中外出發 - 經過北港大馬路到五路財神廟省道19 - 接縣道145 - 縣道145甲右轉(往鹿寮) -到145甲約3.5K(全程20K)折返 -重回縣道145號 -府番宮門左轉 - 接上北港溪堤防單車道(全程37K) -大同路底下堤防(40K)最後一個供應站- 左轉仁和路 - 右轉接朝天宮中山路紅毯大道 - 中山路紅地毯大道跑完後右轉(Last 500公尺)-回到北港國中內操場終點。

 

《 路跑計劃 》

2014北港朝天宮馬拉松15.JPG  

跑友辛榮儀

2014北港朝天宮馬拉松13.JPG  

 

台灣馬拉松免費照相志工的百馬傳奇人 物陳來居大哥

 

這回又和同事一起跑,上個月三重馬之後,回家檢討跑的不好的原因之後,發現以自己不怎麼強的實力做陪跑員,一定要衡量自己的節奏和當時情況,必要時,可能分開來跑對自己和陪跑的人都好。

年輕的同事每月的練習量都很大,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平日工作量已經勞力支出很大,所以只做輕量練習,但同事每日必跑,而且精力十足,所以今年台南馬能跑出4:59的成績,而且據他的分析,只要前半段保持六分半速,其餘路段能持續在七分速,那麼跑進五小時之內應該都沒有問題。

於是同事的第四馬,我的第四十一場的挑戰第三十九馬,就在媽祖娘娘的庇佑之下開始了。

 

《 聞香下馬的烤肉一馬 》

 

2014北港朝天宮馬拉松17.JPG  

飛虎長跑提供的冰車..超級讚

 

跑友呂松霖在臉書上寫說:「在北部就聞到了北港烤馬的焦味。」而事實上這一場馬拉松還真有點像悶燒鍋中的一群螞蟻,而且愈到後半段愈熱。

太陽始終躲在雲層之後,沒有完全露臉,雨又在要下又不下的三溫暖式的蒸籠天氣(Steaming Sauna Weather),真是像極了四月十三日的三重馬,雖然大家一直希望雨能下來好清涼一下,但還是沒能下下來,對不能習慣這種天氣的跑者,尤其是像我們這種末段班的跑者,是很大的考驗。

大腳丫路跑即時反應地在各供水站擺下了好幾大缸的冰塊水,也供應碎冰,讓跑者用小包塑膠帶裝好了拿在手上,一邊跑一邊用來降溫。

 

北港馬19  

 

在大會安排的每二公里半供應站之間,還有其他路跑協會來情義支援的供水、供冰站,飛虎慢跑就在大約29K的地方以小發財車載來了一整櫃的碎冰,還用碎冰裝滿了大水桶,再將甘蔗汁倒入冰桶中,打開下面小水龍頭,冰涼沁人的甘蔗汁讓人忍不住想再喝二杯,正猶豫著會不會喝多了讓後面的跑友沒有得喝的時候,飛虎的志工說:「儘量喝,我們還會再開車去裝來。」

啤酒也在好幾個站供應著,其中有一站說:「回程再來喝,現在去程先不要喝。」想想也有道理。我也忍不住在不同的供應站喝了幾杯(每杯都只裝三分滿而已)。

 

 

 

 

北港馬14

 

 

今年的供應站和去年一樣,豐富多樣而且源源不斷,除了熱情贊助之外,馬拉松路線都在大馬路上,供應方便,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不然就像北馬櫻花馬或者三峽的熊空馬,這些跑馬路線都在山區裡,沒有事先周詳地規劃,臨時要調度可就困難重重了。

然而今年有點美中不足的是:在下了北港溪堤防的40K供應站,去年這裡有廠商提供的塩水鵝和茶鵝以及大腸包小腸,今年這兩樣都沒有了。我一路上只吃了個五分飽,好留著肚子到這裡準備好好吃吃鵝肉,這下子不免有點小小的遺憾。(其實平時也不大會專程去吃塩水鵝或茶鵝,但在跑了40K的當下,吃起來又更不同。)

 

《 路跑前的忐忑 》

 

  北港馬23  

五月三日,路跑前一天晚上,就從板橋家中出發來到了世一賓館,在朝天宮前的中山路夜市吃了鵝肉切丫麵後(總算還是有吃到鵝肉,哈哈!),就回賓館休息。同時準備鞋子和衣服,這時候才發現鞋子的內墊沒有帶來,而我又不像平時另帶一雙"預備"鞋,這對末段班本來就七上八下的我來說,真有點大軍出征前帥旗被風吹倒的不祥兆頭。後來一想,不是常想試試赤足跑?今天先抽掉墊子,等於向赤足跑前進了一步,這樣阿Q的想想,也就有點放心了。

在北港睡覺前和老婆通電話,老婆說:「你不是左腳踝貼著肌力,還沒完全好?現在鞋墊又沒帶,如果不行就不要硬跑了!」原來我自今年二月二十七日帶中船新造船下水試俥時,在上船引水通道中,左腳踩在地板上的障礙物,扭成了九十度,當時左腳踝前方就腫了起來,跟我班的年輕領港說:「師父,我看您回去後休息,不要再做進港船了,這樣不必爬繩梯!」我笑笑地說:「爬梯子沒問題,只擔心三月二日的萬金石馬拉松不能好好跑。」隔了幾天之後,萬金石馬拉松也一路平安的跑完了全程;經過了二個月又跑了七場全馬,從用右腳帶著左腳的方式跑,漸漸也放開變二隻腳一起跑,雖然偶而還是會有點不舒服,但大致上已經好了九成九,做柔軟體操拉筋的時候也沒問題了,但這回鞋墊沒帶,不免又擔心腳傷會不會復發?好在我不是那種速度型的跑者,最快也不過五分速,正常是前半馬六分十五秒的速度,這樣的速度應該只是耐力的考驗,對身體的衝擊倒沒有那麼大,這是我自己的認定,在這樣的自我認定之下,也就放心的去跑了。

 

《 我的配速 》

 

北港馬8

 

跑第四十一場全馬了,如果有人問我:「你有把握在時限之內跑完全程嗎?」我的答案是:「就算是第四十一場,在開跑前,還是一點把握也沒有。」倒不是孔子說的「慎終如始」那樣小心翼翼,而是每次路跑前都覺得沒有完全準備好,只有湊熱鬧的心情倒是始終如一。

不過話說回來,跑了四十場,心得總有一點,而且也不必帶GPS手錶去斤斤計較當下的速度,只要跑起來,大概的速度憑感覺也就差不多了。

所以我的配速就是前半馬六分半速,也就是21K以二小時半跑完,然後就慢慢解決餘下的半馬。後面半馬也是先解決前十公里,等看到30K的路標,如果還有剩餘時間還有超過二小時的時間,那麼心情就會開心起來了,因為即使走走跑跑也能完成了。

沿路配速:

時間

Time Elapsed

里程

0603

0

0

0712

1:09

10K

0820

2:17

20K

0832

2:29

21K

0948

3:45

30K

1037

4:34

36K

1130

5:27

42.195K

配速上表上一看就知道20K折返後,在供應站吃水果、喝飲料就用去了三、四分鐘,而且愈到後來,停下來沖水的時間就用的更多。(時間充裕,不妨就跑的舒服一點吧!心裡是這麼想的!)

一路上追隨著黃進發老大哥,應讓說是苦苦跟著他跑,到最後6K才追不到他,自己慢慢混回終點了。在折返的時候,還想要跑進五小時十五分,但是後來還是妥協在仙草冰、啤酒、白木耳、甘蔗汁的魅力之下,雖然只跑出五小時廿七分,不過一路都很輕鬆,尤其最後三公里的北港堤道,小風吹起,跑起來不再那麼熱,真的很感謝媽祖保佑。

 

《 陪跑者 》

北港馬25  

這一次陪跑不再堅持要一起跑,考慮自己的節奏和實力,不得己只好先跑。

 

有了上回三重馬陪跑的不太成功的經驗,這回在大約8K的地方,同事已經停下來拉了二次筋,我想起三重馬陪跑,因為過度自信,最後自己也亂掉了,抬頭看了看天上密雲不雨,地上又如烤爐般,弄不好,這回自己也會落馬,而同事不僅是小三鐡高手又是單車環島快行俠,更在三月的台南馬跑出4:59分的好成績,料想應該能自行跑完,說不定後半段還快過我,於是我交待了兩句,就先跑了。

這樣二個人分開跑或許是最好的方式,彼此沒有壓力,後來同事在27K撐不住,也就放棄了。

 

《 邯鄲學步vs 新跑法 》

莊子秋水篇說:有一個人覺得趙國邯鄲人走路很好看,於是他去邯鄲學走路,最後不但沒學好,走路還要人扶著,連正常走路也不會了。

北港馬5  

跑友黃尚彬在最後一K,回到朝天宮前,在背後叫我:天天大哥,我從背後就知道是您了,

您的文章我都有看。他還說:這次您跑的進步囉!感謝可愛的跑友,給我那麼多的支持和鼓勵。

 

參加馬拉松的跑友大多數都看過那本要大家用腳尖跑步的俄裔(捷克?)美籍教練寫的書,當然也有很多人,包括我在內,跟著那本書的方法,學著用腳尖快速交替著跑,但是這種跑法對我來說,不僅沒學到更好的跑法,反而把原來的步伐和節奏全搞亂了,就像邯鄲學步,到最後連走路都不會走了。去年金門馬拉松,我就看到一位初馬者在大約25K左右,狀況已經不太好了,一旁的帶跑者吆喝著:「步伐小、再小、更小一點。」只見有點胖胖地年輕初馬者不知如何是好地以小而快的步伐吃力的跑著。我看了直搖頭,這好像是騎車以小齒輪快踏一樣,會讓心跳更快,初學者會提早掛掉,指導者拿書中的理論用在初學者身上,會讓初學者以後不知如何是好!當然那位初馬者最後半途放棄了。

不過這回我還是再來邯鄲學步一回,自從在電視上看了日本女子馬拉松業餘好手介紹的用胯骨跑的方法,我這一次也在路上慢慢揣摸著跑,胯骨跑步其實很多人自然就會,但對我來說就不是那麼自然,它的跑法就是每跨出一步時就以胯骨向前的方式,也就是腰也微向前,這樣不僅步伐變的大一點,而且也適當地減輕了膝蓋的負荷,而這種方式其本義就是為了防止健走者或跑步者膝蓋受傷的一種方式。

我時常在路跑時觀察跑得快的人,我跟在他們後面步伐一致,但步幅卻比他們小很多,也就是同樣跑一百步,我就落後了一大段。個子比我高的人當然沒話說,但有的人個子比我小,腿也比我短,但步伐也比我大很多,幾經觀察,一直讓我百思不解,一直到看了胯骨移動的跑法,才恍然大悟,原來藉著腰力推動胯骨向前,不僅分散了膝蓋的壓力,還能加大了步伐。有些人天生走路或跑步就是用這種方式,而很多人和我一樣,不會左右移動腰部來跑。(不是移動腰喔!是胯骨向前伸出去跑!)

經過平日練習,這回在媽祖盃開始慢慢練習,感覺上好像比平日要快了一些,即使在最後氣力放盡了,但跑起來還能維持在八分速左右;在30K到32K的二公里還跟著黃進發大哥以大約五分速輕鬆的跑了2K,要不是一路上停來來沖水、呷冰、喝啤酒、吃點心,應該可以跑在五小時十分左右,這是最後10K黃大哥說的。

 

《 美好的一場馬拉松 》

 

2014北港朝天宮馬拉松05.jpg

2014北港朝天宮馬拉松19.JPG

北港馬4 北港馬18  

 

大腳丫辦的馬拉松都是有口皆碑,這次也是非常成功,其他路跑協會的情義支援,更讓路跑生色不少,在悶熱到不行的過程之中,最後的路段還好有不斷地冰塊和碎冰支援,讓我們每隔短時間就可以沖洗降溫舒舒服服跑完全程。最後一公里回到朝天宮大門前遊人如織的中山路時,雖然拖著疲累的雙腿,但仍是充滿了自我挑戰成功的喜悅和遊人加油讚賞的小小自我虛榮心,這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和跑完之後一個人靜下來自己握著拳頭低聲吶喊的自我肯定的感動,成為參加下一場馬拉松的動力。

感謝台灣有那麼多路跑協會,每年都以接近貼老本的情況下熱心的辦理全台四季無休的馬拉松活動,更感謝跑者廣場為跑友提供馬拉松普查和各項簡潔免費的資訊,這都是百萬跑友們背後支持的力量,是台灣推動馬拉松運動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回到終點領了伴手禮和便當,換上了拖鞋,開始往旅社走,在北港國中大門口外剛好二場百馬隊回到終點,啦啦隊為他們準備的煙火在等了將近六個小時後,開始喜悅地燃放著,附近的店家和路人也一起鼓掌並大喊加油。

大丈夫當如此也,我的百馬離這一場還有六十一場,以每年大約只能跑十場的速度來看,或許有希望在五、六年內能夠完成,到時候我已晉升為男甲組了,不知道還能不能跑在六小時之內呢?閉上眼睛點點頭,給自己加油吧!

 

 

路跑過程之錄影

  

 

百馬團到逹的煙火慶祝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北港馬拉松
    全站熱搜

    引水人天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